吸煙與膀胱癌

張先生十多歲開始吸煙,60 歲確診膀胱癌,須接受全膀胱切除手術。張先生會在短片分享患病和戒煙的經歷和心聲。



吸煙與膀胱癌

除了肺癌,吸煙亦會引致其他癌症,例如膀胱癌。有研究顯示,吸煙者患膀胱癌的風險高約50%。在香港,每年平均約有400宗膀胱癌新症,大部份患者都是介乎55歲至70歲。今年65歲的張先生,便是其中一名不幸患上膀胱癌的吸煙人士。

張先生今年65歲,任職的士司機。他從14、15歲開始便吸煙,「吸了煙三十多四十年,平均每日吸一包半。」張先生打趣說道。他最初與朋友一起吸煙,投身社會後又與同事一起吞雲吐霧,多年來從未中斷吸煙惡習,「以前都是吃喝玩樂、打麻雀,吃完飯後吸根煙。」他續道。

怕因病成家中包袱

因吸煙而患病的人,永遠不會忘記身體突然出現問題的「那一天」,張先生也不例外。那一天,他如常工作,休息其間去小便,發現自己排出濃濃血尿,「直情痾血出來,是很濃的血。」從他的表情,也可想象得到當時畫面是如此驚嚇,張先生對此仍歷歷在目。「於是,我去看醫生,他就說我患上膀胱癌。醫生又問我有沒有吸煙,我說吸了40年煙。他說,膀胱癌正是吸煙引致。」提及這樁晴天霹靂的往事,張先生猶有餘悸,情緒湧上心頭。「當時我很震驚,不知怎算,擔心連累家人……」說到這裡,張先生一度哽咽,幾乎說不下去。他怕的,不是死亡,而是成為家人的包袱。

一條橡筋助戒煙

不幸中的大幸,張先生並未因癌症喪命。他在接受治療、割除膀胱之後,身體慢慢恢復,同時也開始戒煙。「那時我去衞生署取戒煙丸,吃了七天,開始不想吸煙,對尼古丁不感興趣。同時我亦打鑼打鼓,告訴親朋戚友自己不再吸煙,請他們督促自己。」張先生情緒平伏下來,開始述說他成功戒煙的經過和心得。其中一個有趣的心得是,他會用橡筋綁著右手的食指和中指,那是他以往吸煙時拿著煙的兩根手指,「手勢沒有了,心癮也就沒有了。」張先生說。

在戒煙的過程中,張先生亦不無掙扎的時刻。他試過去便利店買了一包煙回家,撕開包裝紙,打算準備點煙。「但那時一想,這麼辛苦做這麼多事情,無理由仍吸煙,於是把煙扔在地上,就戒掉了。」能夠成功戒煙,張先生認為意志、決心、朋友的支持,是最重要的。

戒煙之後,張先生表示自己的胃口有所改善,進食變得有味道,呼吸亦變得暢順,連吸煙引致的咳嗽和痰也一併消失。現在,他很怕嗅到煙味。

不方便的「尿袋」

縱使張先生現在身體各方面的機能較未戒煙時好,但其膀胱因癌症之故而必須被割除,往後要靠人工造口接駁尿袋儲存尿液,為生活帶來諸多不便。「最不方便是坐長途車,因為我每兩小時要放一次尿;有長途客也不方便,同樣因為要放尿。塞車又不方便……」簡言之,他無論身在何處,都要先考慮處理放尿的問題。「我以前很喜歡潛水,但有了人工造口之後,不能夠玩潛水,因為水中有很多細菌。」張先生嘆道。

「早知今日,何必當初。」這是張先生對於吸煙這回事最大的感想。「吸煙無益、浪費金錢、害到家人。吸煙真的會危害健康,我就是『人辦』,如果你想像我這般,你就繼續吸煙吧!」張先生說得咬牙切齒,其實只是語重心長,希望各位吸煙人士能回頭是岸,避過病劫。

2022年7月25日